一 理論內容
理論內容 | 目的標準 |
《民航法規與空中交通管制》 | 使學員了解與無人機及其駕駛員等有關的民用航空規章;理解飛行計劃;基本了解我國空域現況;通過教員的口頭測試,能正確識別機場標志,會申報飛行計劃。 |
《無人機概述與系統組成》 | 通過教員的教學和測試,證明學員了解無人機的系統組成,會安裝連接機載及地面設備。 |
《空氣動力學基礎》 | 通過教員教學和測試,證明學員能基本理解空氣動力原因。 |
《無人機結構與性能》 | 通過教員的教學和測試,證明學員了解多旋翼飛行器掛載不同任務設備的機體組成與構造。不同的任務類型和作業環境飛機所達到的性能和一些細節的處理及維護。 |
《通信鏈路與任務規劃》 | 通過教員教學示范,學員學會連接相關的鏈路設備;會獨立進行任務分解和規劃,如變高、變點、變速等,并能做好預案。 |
《航空氣象與飛行環境》 | 通過教員教學和測試,學員能夠理解本章內容,正確辨識不同天氣狀況和飛行環境。 |
《無人機系統特性與操縱技術》 | 通過教員教學和測試,使學員了解旋翼類無人機的各項技術指標和參數;掌握地面監控站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
《無人機飛行手冊及其他文檔》 | 通過教員的教學,學員能了解多旋翼無人機作業的一般流程;掌握各種檢查表和飛行報告的正確填寫方式。 |
《行業應用飛行與安全》 | 無人機在作業前做好所有設備的檢查,調試、任務規劃、避險措施,做好起飛前的地面準備。 |
二、實踐訓練
1.模擬飛行
目的標準:通過起飛降落、對尾懸停、四位懸停、直線平飛模擬訓練。讓學員掌握無人機系統的基本知識和一般飛行操縱方法;熟悉操縱系統及其對無人機的控制原理;能對模擬器進行正確的調校配平微調,油門曲線和混控模式等;能夠形成基本的條件反射。
2.無人機拆裝、維護、維修和保養
目的標準:通過訓練,讓學員了解旋翼類無人機的結構,基本掌握無人機的組裝、拆卸、電池配置方法。
3.地面站設置與飛行前準
目的標準:通過檢查單的使用、飛行前檢查、無人機維護、系統操縱、設備檢查、無線電通訊、正確交接無人機操縱、飛行前準備方法、起落航線的設計規劃教學訓練。讓學員掌握旋翼類無人機地面站的使用方法;能正確填寫飛行前的檢查單等各種表格;能正確的起飛和降落。
4.起飛與降落訓練
目的標準:通過地面操縱,包括側風滑行、避讓和防撞、高度50米以下機動飛行規則和基本方法、配平調整、電池配置與安裝、直線飛行、上升、下降改平飛、低空通場、著陸后安全停放教學訓。學員能正確理解起降程序,完成起飛和降落動作;能進行水平盤旋和低空通場。
5.本場帶飛
目的標準:通過從巡航速度到小速度之間的變速飛行、小速度機動飛行、恒速上升下降、繞點盤旋、矩形航線、水平八字飛行教學訓練。糾正以往存在的問題;在基本機動飛行中,操縱控制無人機的協調能力有所提高,理解盤旋、慢飛等程序。
6.本場單飛
目的標準:通過直線平飛、小速度機動、盤旋、水平八字飛行、模擬緊急著陸教學訓練糾正學員錯誤,以便學員完全具備單飛的能力,能完成任務規劃所定內容,在基本機動飛行中提高對多旋翼狀態控制的能力,飛行程序正確、熟練。
7.緊急情況下的操縱和指揮
目的標準:通過軟跑道著陸、處境意識、模擬通信鏈路斷開、模擬失效、不正常狀態改出、緊急迫降教學訓練。使學員達到無人機駕駛員實踐考核標準的要求;熟悉掌握設備故障以及相應的緊急程序,
在基本掌握動力失效、通訊斷開等各種緊急情況下緊急處置和指揮。
8.考核與結業
目的標準:通過考核,獲得國家民航局民用無人機駕駛員飛行執照。